引用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试论古村落的评价标准
    朱晓明
    2001, 0(4):53-55,28.
    [摘要](166)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1)
    摘要:
    2  “辨方正位”研究(一)
    程建军
    1987(16):26-29.
    [摘要](261)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2)
    摘要:
    “主座朝南,左右对称,强调中轴线”,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平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其中,朝向为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所决定,主次排列次序是为儒家、道家的思想所左右的结果。测定一条准确的南北或东西方向线以作为建筑平面布局依据的参考,成为营建宫室乃至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早期的建筑实践中,确定了以方向、方位作为建筑平面定位的依据,并由此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技术和方法,具体步骤为正位、辨方和定平。
    3  保国寺大殿建筑形制分析与探讨
    杨新平
    1987(15):46-52.
    [摘要](257)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2)
    摘要:
    保国寺大殿是浙江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的宋代木结构建筑。保国寺大殿有较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历史悠久,是国内现存重要的木构古建筑。保国寺大殿建筑结构形制出于实用的目的,未减柱子,采取加大进深尺度的做法。殿中的柱子全部做成瓜楞形,阑额做成两肩卷刹的月梁形式,大殿前槽横置的三个斗八藻井,是保国寺大殿的精华所在,建筑形制与《营造法式》做法相同或相近。
    4  关于唐宋建筑外檐铺作的几点初步探讨(二)
    王贵祥
    1987(14):43-45转46.
    [摘要](206)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
    摘要:
    唐宋时期,斗栱昂在建筑中的各种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发展。这一时期木构建筑的特征都以其雄奇硕大的斗栱昂部分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故此,研究这一时期木构建筑中的铺作,尤其是外檐铺作;重点研究铺作中各部件;铺作的基本作用;足材高与铺作高的相关关系;对于认识中国古代建筑中斗栱昂体系发生、发展的基本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5  关于唐宋建筑外檐铺作的几点初步探讨(一)
    王贵祥
    1986(13):8-12.
    [摘要](26)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
    摘要:
    唐宋时期,斗栱昂在建筑中的各种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发展。这一时期木构建筑的特征都以其雄奇硕大的斗栱昂部分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故此,研究这一时期木构建筑中的铺作,尤其是外檐铺作;重点研究铺作中各部件;铺作的基本作用;足材高与铺作高的相关关系;对于认识中国古代建筑中斗栱昂体系发生、发展的基本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6  岭南古典园林(一)
    刘管平
    1986(13):3-7.
    [摘要](189)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
    摘要: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岭南皇家园林在我国园林史上曾经辉煌却又昙花一现。随着岭南地区经济的逐步提升、文化与艺术发展和海内外文化活动的频繁交流,岭南园林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被世人所关注。岭南园林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东汉以前。庭园作为岭南园林的核心,是以建筑空间为主的造园,其特点是追求自由布局,有较明显的随意性。
    7  清代闽南侯龙书院园林艺术特色
    郑慧铭、姚洪峰、黄金仕
    2019(144):69-74.
    [摘要](15)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
    摘要:
    书院是古代特色的教育机构,书院园林继承传统园林风格,结合地域建筑的特点,营造文人教育氛围,促进文化传播。本文从侯龙书院园林造园解析入手,分析书院园林的空间特点,归纳书院园林选址考究、风格淡雅、寄情于景、巧于因借的造园手法,体现地域文化。细部传递闽南园林文化,体现尊礼文化和教化氛围。传承传统园林文化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发展,对继承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具有参考价值。
    8  中国古代建筑防潮措施研究(二)
    肖大威
    1988(20):50-52.
    [摘要](4)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
    摘要: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以木为架,以土为墙,而这两种材料都是易潮、畏潮之物,所以,古代建筑很注重防潮。在长期的营造房屋过程中,古代工匠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防潮方法,不断改进完善,积淀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措施。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防潮措施比较系统,有城市和建筑群的选址以及地上地下的排水体系;也有防御天上雨雪、空气中潮气和地下湿气的具体构造。本文从建筑历史角度,总结出建筑防潮的一系列措施,并初步探讨了建筑防潮与建筑形式发展的促进与制约关系,用现代科技原理论证古代建筑防潮措施的科学性。
    9  承德普宁寺大乘阁大佛构造做法介绍
    孔祥珍
    1988(19):58-60.
    [摘要](28)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
    摘要:
    普宁寺位于“避暑山庄”的北麓,寺内建筑布局特殊,寺内主要建筑大乘阁置千手千眼佛一尊,是我国最大的木质造像。1960年普宁寺大乘阁落架大修时,因大佛向前倾斜,需要同时进行加固修整,对大佛进行了详细的勘查、测绘。大佛由十五根立柱和四层搁板组成的木框架,在木框架的周圈钉二层至四层壁板,将整个木框架封闭在内,在最外一层的木板上再精工细雕而成。从大佛内部木框架做法,可以看出古代楼阁建筑的基本结构方法,被巧妙地运用在大型木造佛像上,此法充分显示了造像匠师的聪明才智。
    10  皖南石桥
    潘洪萱
    1988(18):62-63.
    [摘要](14)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
    摘要:
    皖南有众多的石桥,石拱桥的种类也很多。皖南石拱桥与北方石拱桥相似。石拱桥孔数以单数为主,也有双孔石拱。桥孔为单孔的石拱桥的纵向布局与清官式石桥做法相类似,这样的处理方法完全符合在皖南山区排泄山洪等的实际需要。
    11  斜栱发微
    陈薇
    1987(17):40-45.
    [摘要](43)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
    摘要:
    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独有构件。随着中国历代建筑的发展,斗栱门类日益繁多,并存在着地区差异。对某一地区的建筑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斗栱中的斜栱。通过对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古建筑考察,对斜栱的类型与起源,斜栱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12  开元寺天王殿建筑构造(二)
    吴国智
    1987(17):34-39转40.
    [摘要](20)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
    摘要:
    广东潮州开元寺天王殿1981~1983年进行落架大修。通过对开元寺进行整体勘察,发现天王殿平面进深与面阔之比与现存唐宋时期建筑部分相差较大。厅堂结构体系与佛光寺相比,二者平面柱网相似,而上部梁架则差异甚大。立面与山门装修做法使位于末间中槽之天王像不致于显露其侧面。天王殿梁架由明、次、稍、尽间以及厦头、转角五种不同形式组成,均为典型的柱梁排架式结构,明、次间屋架几乎全由铰打叠斗代替梁上矮柱。殿内石柱刻联记载了历代营修。最终经过一系列比对和研究,确定了天王殿修缮方案。
    13  “辨方正位”研究(二)
    程建军
    1987(17):25-27转28.
    [摘要](17)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
    摘要:
    “主座朝南,左右对称,强调中轴线”,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平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其中,朝向为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所决定,主次排列次序是为儒家、道家的思想所左右的结果。测定一条准确的南北或东西方向线以作为建筑平面布局依据的参考,成为营建宫室乃至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早期的建筑实践中,确定了以方向、方位作为建筑平面定位的依据,并由此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技术和方法,具体步骤为正位、辨方和定平。
    14  杭州凤凰寺的建筑特色
    杨新平
    1987(16):35-36转37.
    [摘要](18) [HTML](0) [PDF 0.00 Byte](0) [Cited by](1)
    摘要:
    凤凰寺是我国著名的伊斯兰教寺院,为南方伊斯兰教四大古寺之一,它对研究我国伊斯兰教及其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历来被伊斯兰教学者和古建筑学者所推崇。凤凰寺在建筑结构形制、装饰艺术等方面,基本遵循伊斯兰教寺院建筑原则的同时,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建筑的某些做法,形成了中国式伊斯兰教建筑风格。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