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独乐寺蕴含基于文化理念和整尺思维的一体化设计模式,将院落规划、建筑空间设计和塑像布设通盘考量,以十一面观音面长(1.338m合 4.5 尺)作为基准长统摄像、阁、寺各级尺度,使各部分具有和谐的比例关系,设计时令观音心部位于阁心并作为原点,综合运用方格网、同心圆、放射线等手段实现核心要素的对位关联,形成具有空间互动性及文化内涵的整体,体现出中国古代的“天圆地方、建极向心”宇宙观、“数形义合一”营造思想、“型范”思维和人本理念。
摘要:龙兴讲寺大雄宝殿是湖南现存最早的地面木结构建筑之一,殿内梁枋彩画丰富,兼有官式和民间彩画的特征,为其他地方所不常见。通过实地调研与测绘,将大雄宝殿梁枋彩画式样与明清时期官式彩画进行比对,同时对不同纹样逐一探源,推断出大雄宝殿梁枋彩画的起源与变迁过程。以龙兴讲寺大雄宝殿为切入点,探究明清时期湖南地区旋子彩画由官式向民间演变的规律。
摘要:远离中原的地理位置以及多民族聚居的区域环境使河州彩画形成了极具地域性的鲜明特色,作者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对其艺术特点、类型、绘制工序、绘制技艺以及技艺的现代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一方面补充、深化了建筑史中建筑彩画的研究,另一方面对河州传统建筑彩画绘制技艺的抢救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口诀是民间传统工匠口传手授营造经验的常见方式,是研究传统建筑营造思维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闽南溪底传统匠帮记诵的“五针”口诀解读入手,通过现场记录溪底传统大木作的施工过程,结合匠师口述并比对图纸、篙尺研究传统匠帮大木构架榫卯构造。系统梳理口诀中涉及的构件出榫做法,总结其中蕴含的交榫退让原则,进一步探讨营造过程中的构件合并及榫头调整方式,提出匠师口诀是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传承的重要载体。
摘要:本文以访谈福建光泽县大木匠师毛景荣的个案为例,重点从“术语”“打样”“篙尺”“手风”四个方面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归纳工匠思维,并试图提炼乡土营造调查中的口述方法及意义,以期提供一些信息样本和工作参照。
摘要:万寿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主要建筑万寿阁是 2002 年复建的阁楼式建筑,随着近年来关于万寿阁文献的收集补充,笔者发现复建的万寿阁与清代万寿阁建筑形制略有不同。本文将结合万寿寺第五次大修的部分出土石制建筑构件,通过照片比对、实物测量和法式推理等研究方法,考证了复建万寿阁与清代万寿阁月台及台明形制的区别,并绘制出平面图、南立面图、北立面图、东立面图和西立面图, 为还原原始建筑面貌提供了依据。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深厚而独有的康养思想,由蔚为大观的传统园林一脉承袭而来,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渊源。其思想与理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研究价值不言而喻,有待深入阐释与梳理。文章通过挖掘传统康养思想内涵与成因沿革,并以朱雀国家森林公园为例,从自然康养、植物疗法和意境营造三个方面进行讨论。深入探析在其思想倡导下,对以公民园居健康生活为基础,以公共卫生应急为最终目标的现代森林公园构建提出几点展望。旨在将传统康养思想纳入森林公园环境营建理论体系,为以“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为导向的现代森林公园建设与研究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摘要:基于主客体互动共生的适应概念,对广义汉传佛寺建筑的演化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原生朴素式、寄生被动式与重生主动式适应三个特征阶段,并得出其呈现“进化”趋势的结论,进而分析出人类文化进化的根本原动力作用以及提出建筑—人—环境的整体适应性系统模型。
摘要:闽南极具地域特色的造园文化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造园实践为例,通过文献回溯和案例研究,探究闽南园林的特点并分析时代发展过程中由于服务对象、功能要求、用地规模和建造技术改变而引起造园方面的变化。泉州西湖公园桃花岛园林的建设力求回应这种变化,营建地域文化特色显著、时代特征强烈的闽南园林,并试图反思造园文化中传承与发展、造园与养园之关系,总结实践中的不足,以期为之后的造园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摘要:吴江垂虹桥是我国传统桥梁式风景营造的典范。其历经千载,融自然风光与人文胜迹于一体,是“雄冠一邑”、“声满东南”的天下绝景。从风景园林学视角,以垂虹桥风景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史料考证、调研实测等研究方法,探索东太湖水陆变迁背景下垂虹桥风景营建的历史沿革。并在此基础上,从相地、布局、构桥和理微四个层面分析垂虹桥风景理法的特征。从而进一步透过景观意向,从区域风景体系构建、精神品格空间表达、艺术创作与文人活动和清代皇家园林写仿四个方面,提炼垂虹桥风景地蕴含的风雅文化内涵。为垂虹桥风景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摘要:村落环境特色缺失、公共空间利用率低和乡土风貌遭到破坏是特色村落中存在较为普遍的现状问题。从文化景观基因的视角出发,将黔东南侗族特色村落的文化景观基因分为物质系统和非物质系统,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影响村落发展的主、次要基因以及各基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指标因子,明确特色村落的保护设计要点,提出基于文化景观基因的特色村落保护设计策略,并选取高增村为例,从环境、风俗和建筑景观基因三方面将保护策略进行理论实践。
摘要:二沙岛颐养园是广州首家园林别墅式医院,也是广州近代历史建筑的典型案例。其建筑历史承载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活的记忆”,建筑风格融汇了中西方美学思想,建筑工艺反映了中国近代建筑施工水平,具备较高的修缮研究价值。本文借颐养园修缮设计项目之际,通过历史背景梳理、现状勘探分析、修缮方案实施和活化利用设想等手段,探析近代历史建筑的价值体系如何引领修缮设计,以及面对抽象价值与具体修复的矛盾时如何进行协调、取舍等问题,为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现身说法。
摘要:为分析传统水乡聚落中水体形态对公共空间小气候感受的影响,将情景分析与 CFD 数值模拟相结合,重点讨论水体面积变化对热舒适感受的改善作用。以同里古镇的滨水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前提,相对现状 100% 水面的基础上,重构无水面、50% 水面的情景,以三种水体设计情景为单变量实验,模拟了三种水系面积情景下初夏昼间 9:30、11:30 和 15:30 三个时间序列的小气候环境和 WBGT 热舒适度分布图解。研究基于风热湿耦合的物理环境仿真和热舒适感受的空间测度,引入热舒适改善效率衡量单位面积水面增量的空间热舒适性,并采用移动窗口法进行了整体和局部的多尺度统计。结果表明,整体上随着水体面积的增加,各时段周边公共空间内热舒适区的面积均随之扩大,水面变化对于空间热舒适性具有正向效应,同时多尺度的综合研究发现各时段水体增加的过程中,0~50% 水面的增量前期阶段相比于 50~100% 后期阶段,热舒适改善效率更高。从而厘清了同里水乡聚落中水体面积增加与滨水公共空间热舒适感受提升之间的作用过程,提出了传统水乡聚落空间的小气候营造智慧,对气候适应性的水系规划及其滨水空间的小气候优化设计提供了策略。
摘要:水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地区文化,在特定区域内,人类和水及其自然环境长期且持续地相互适应,最终呈现出具有适应性的复合景观系统。洪范池泉群作为济南十大泉群之一,其中浪溪河流域泉水分布众多,泉水聚落分布密集,独特的泉水系统形成了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水适应性景观。基于认知水适应性视角,将浪溪河流域泉水聚落水适应性景观分为水适应主体(林田系统、聚落系统)、水适应客体(自然水系统、人工水系统)和水适应过程,并根据“人—水—地”相互适应作用的不同阶段特点,将其水适应性景观演变过程划分为萌芽期、发展期、转变期以及稳定期,对各时期水适应性景观系统要素特征进行分析,最终归纳整体演变规律。
摘要:在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中,城市迅猛发展大大促进了新城区的开发。如何在新城建设中延续文脉,塑造有历史底蕴的新建筑?一直是城市建设者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本文以安徽凤阳明中都文化旅游中心、非遗展示中心、云霁社区活动中心三组新传统建筑设计实践为例,以三组新建筑的选址与明中都城之三座祭祀祠庙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契机,探索三者在明中都、清凤阳府、凤阳县的各时期城市形态变迁中的史脉变化,思考在此类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应如何溯城脉,塑造融合传统与当下的新城区建设格局;探索应如何理史脉,顺文脉,选择适宜建筑语言,再造融合史脉传承与场所精神的新传统建筑。凤阳县三组新传统建筑的设计实践,就是对激活历史密码,彰显历史城市史脉、城脉、文脉的一次尝试。
摘要:古台园林是汉中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园林类型,但在近现代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却逐渐失色和消失,仅有数座保存至今,而从风景园林视角展开的系统性研究则刚起步。研究通过对文献内容的梳理和复原,以汉台、天汉台等 7 个典型古台园林为例,整理出了汉中地区古台园林的发展脉络,并从营城塑景、理水活园和人文传承三个层面总结出古台园林营造的特征与智慧,丰富了古台园林这一传统园林的类型研究,为当地传统园林的保护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摘要:以青岛地区四类典型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当地民居的文化特征和空间原型,分析其适应夏季热湿和冬季寒冷气候环境时所采用的空间与构造策略,探讨传统绿色营建智慧的当代传承和技术转化路径,以期为当地民居的绿色建设和更新实践提供指导。
摘要:近现代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无序扩张,在暴雨之后,城内街道仍会出现积水成河的情况,形成严重的内涝之灾。广府古城是华北地区唯一一座洼淀城池,因其独特的水环境营建智慧,极少出现内涝。通过对广府古城的选址布局特征、空间形态、街巷空间进行实地调研,系统分析广府古城旱地水城、洼淀中心、城水相依的选址特点以及因地就势、双水绕城、龟背地势的营建特色,探究水环境影响下城市营建模式,提出城市营建与水环境适应方法与措施,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摘要:理想空间一直是人们所寻的最高追求,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它起源于人类潜在的无意识。它是人类感性生活及其凝定为理性形式下的结果,也是由原型符号衍生出的丰富表象。依赖以原始宇宙观,对神话空间原型进行探讨,并明确了原型中最为核心的象征形象——宇宙山昆仑。以神话与自然的形象原型为基础,指导了早期人类探索理想的政治地理空间。通过对其空间结构的解析,明晰以嵩山为中心的原型传续意义,并借由地理分野之中的大小九州模式,探讨从“昆仑—嵩山—昆仑”理想空间中心之间的联系与其转变背后的深刻内涵。
摘要:魏晋南北朝是山水画与宗教绘画共生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道释画渐盛”“山水画成立”,尤以南北朝时期佛教画最盛。佛教画与山水画在敦煌相遇。受中国风景审美的影响,敦煌佛教壁画表现出了与印度、中亚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更加注重风景、建筑以及世俗生活的表达,是背后这一时期中国古人风景设计与风景文化的真实再现。文章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佛教壁画,系统对比同一时期印度和中亚的佛教美术,从而进一步明确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风景审美表达。
摘要: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推动着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曾经建立在工业生产基础之上的普适化营造模式,已转向与地域发展协同且多种模式并行不悖的营造取向。各地域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上的不同,产生了差异化的人群生活和栖居建造,构成了农耕社会下乡土民居与乡村聚落的肇基萌发基础。物质空间建造上的“乡土萌发”,密切依靠所在地域的环境资源,由此构成了地域文化和营造的源头“来龙”。
摘要:“村居”是中国历史上屡见于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意象,与之相对应的“村居园林”也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类型活跃于历代园林实践中。然而,囿于实物遗存的缺失,对其研究长期被忽视,缺乏对其概念的明晰和特征的总结。为此,结合史料文献的考析、典型案例分析,从时间维度阐述“村居”与“园林”之间的审美传统以及造园背后士人心境和以园林为外化表征的历时性特征。以期构建对“村居”园林的 历时性认识,拓展中国园林史研究的视野。
摘要:知应时间是藉以与自然节律同步,创造“天人合一”理想境域的必要途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梳理《园冶》中的气象、物候、风物等时间性要素;借助当代气象、物候资料,结合古代医学、民俗、文学类文献对其进行甄别,验证其科学性;凝练古代造园活动和园居生活中的遵时智慧,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摘要:吐鲁番传统民居中存在两种屋顶结构类型——密梁平顶式与发券拱顶式,对于这二者在该地区出现的前后顺序、时间、与其他地区的渊源关系等问题,一直是历史谜题。基于建筑结构与形式的演变规律对其进行推测,辅以洋海墓地与交河故城的考古发掘,认为该地密梁平顶式民居先于发券拱顶式民居;以对该地遗迹的考古发掘为线索,结合佛教传播等相关史实,提出以技术需求的视角解释西域拱顶的应用历史晚于汉地,并指出拱顶在该地的应用经历了事鬼神与世俗化两个阶段。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