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63):3-6.
摘要:独乐寺山门的辽代鸱尾及其背后的兽头是现存于国内建筑原位上的最早实例。背兽造型立体且塑造细致,是典型的辽代风格,对于理解中国建筑屋顶形象的构成机制和屋顶构件的演变具有关键意义。
2022(163):7-10.
摘要:本文以韩城司马迁祠为对象,探析了一种中国地方风景营造的内涵与价值。阐释了司马迁祠风景选址及其相址择位的基本原则,并通过宏观山水“场景”设计、风景图景设计、地景建筑设计等研究,探讨了司马迁祠风景营造的本土智慧,提出了一种结合山水地景的人居风景营造模式。
2022(163):11-15.
摘要:法明寺位于昆明市宜良县匡远镇,自唐初建,至今香火延绵不断,虽然目前仅存一殿一塔,但其对云南汉传佛教寺庙建筑研究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本论文在实测调研的基础上,参考法明寺碑文记载及梳理相关史料,结合法明寺的历史发展,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法明寺大殿的建构技艺特征,进一步明晰汉传佛教寺院建筑在云南边疆地区的传播发展与地方建构技术的灵活创新运用。
2022(163):16-19.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婺州民居中厅堂木构架的特色及其成因。婺州传统民居被誉为中国东方民居的“明珠”,将木雕艺术与建筑艺术的融合发展到了极致。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总平面布局和营建技术两方面,对厅堂木构架构成及特色的专题研究较少。本文首先对婺州传统民居产生的自然及社会背景进行研究,然后通过田野考察及文献研究,明确其厅堂木构架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地域特色。本研究可对婺州传统民居的研究进行补充,并为进一步探索江南地区厅堂木构架的特色与区划做出铺垫。
2022(163):20-23.
摘要:通过对广州仁威庙三路三进厅堂梁架形式、装饰的系统性比较分析,归纳岭南广府地区地方神庙建筑梁架装饰的秩序,揭示传统建筑装饰在表达空间等级、呈现空间特性、营造空间氛围方面的设计思想与具体方法。
2022(163):24-27.
摘要:木雅民居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其营造方式受其所处的环境、气候、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影响,体现出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和营造智慧。本研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了木雅民居营造的工序流程和技艺要点,再现木雅民居营造过程的原真性。
2022(163):28-33.
摘要:本文以萧山欢潭务本堂为例,对其建筑构件及其装饰特征进行分类归纳,阐述了浙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特征。总结清末民初浙北传统民居建筑在时代与地区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融汇性、教化性、多样性的风格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丰富浙北传统民居装饰构件及其艺术特征研究内容,探索对浙北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传承的价值。
2022(163):34-40.
摘要:道教真武文化源远流长,其演变与社会发展、朝代更迭息息相关。由于蔚县在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尤其明代以降,蔚县战乱频发,官方主导修建堡寨以御敌自卫,适逢朝廷和道教大力推行真武信仰,上传下效,真武建筑在蔚县得以大量修建。文章对真武文化在蔚县传播、发展的原由和背景进行探究索引,通过在蔚县的踏查整理,对真武建筑进行普查,并对有代表性的真武庙进行实测分析,梳理出蔚县真武建筑在选址、布局、形制以及建筑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内在原由,对蔚县地区真武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和表现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
2022(163):41-44.
摘要:卵塔是僧人墓塔的独特类型,具有重要的建筑、宗教和艺术价值,“佛头式卵塔”大都发现于江西的禅宗丛林。通过对云居山、仰山、黄龙山、黄檗山、雪峰山等地的调查,详细阐述了义存祖师塔、塔窝里佚名塔,弘觉禅师塔、死心禅师塔等现有遗存,重点分析了“佛头式卵塔”的建筑形制特点,以期今后更好地保护和研究。
2022(163):45-48.
摘要:巴东野三关是一个有着多种民族特色,历史悠久的古镇,其传统民居兼具土、汉特征,特色鲜明,是湖北省宝贵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野三关地处高山多雨地区,气候潮湿,年平均气温偏低,是理想的避暑胜地。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洗礼和自然衍化,该地区的传统民居在适应气候特征的设计方面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殊的形式和做法,特别是在防潮技术上有着突出的表现。本文旨在通过现场调研、测绘和文献查阅,探索野三关传统民居在防潮技术上的特殊技艺和生成原因,总结其对于鄂西南山地潮湿地区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的应对策略和存在价值,以期深化该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为实现国家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2022(163):49-51.
摘要: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展的第一次文物修复项目中,有 23 套以杉木、樟木为主的明清古窗得以修复。本文简述了其修复过程,并展示了一些修复环节的图片,以期为博物馆的古窗类藏品修复提供一定参考。
2022(163):52-57.
摘要:随着建筑遗产勘察技术手段的更新,勘察工作向着多学科协作以及精细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利用 HBIM 技术能更好的胜任勘察信息的整合、存储、管理、提取与表达。本文以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中三座值房的勘察工程为例,从可视化、专题化、集成化的表达要求出发,打破利用平、立、剖面图纸进行简单标引的传统方式,提出利用影子图元、残损关键词典的技术手段,双参数控制的技术路线,解决 HBIM 在勘察信息成果表达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为进一步实现图纸表达的标准化与自动化打下基础。
2022(163):58-62.
摘要:本文选取嘉湖湖荡区的传统聚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整合与图像分析的研究方法,从聚落所处的水环境角度出发,对区域整体聚落分布格局与聚落单元景观格局两个尺度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聚落顺水而布,水随聚落而变革”、景观节点与水关联度高的特征。并对景观成因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嘉湖湖荡区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的形成是对低平水网环境的适应、水利与水运交通的促进、受思想文化与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2022(163):63-66.
摘要:苏轼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的典范,其休闲理想和造景经验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苏轼贬谪黄州前多游历山水名园,具有丰富的眼界与阅历。“乌台诗案”作为苏轼人生境遇的转折点,贬谪后开始寻觅精神家园,构筑理想景观。黄州时期也是他文学创作与园林营造的成熟期。聚焦于苏轼的黄州作品,观察他如何言说、诠释自己的造园与居游体验,探寻苏轼如何在宦途失意后经营东坡景观并完成诗意栖居的理想景观建构,进一步揭示其在中国文人园林史上的重要价值。
2022(163):67-70.
摘要:乡愁呼唤着人们情感的回归,留住乡愁,就留住了人情味,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就是为了守住历史与时间的乡愁。本文在分析传统村落乡愁与意象的基础上,以徽州传统村落——绩溪县龙川村为案例研究,分析徽州传统村落文化旅游的意象体系。在体系构建过程中,利用隐喻抽取技术,演绎归纳龙川文化旅游的意象体系及意象共识地图。最后从乡愁意象的发展角度,提出龙川在挖掘与合理保护意象元素、提升意象文化空间营造、优化意象转达与体验三个方面的文化旅游发展策略,也为其他徽州传统村落文化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2022(163):71-75.
摘要:景德镇是首批 24 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以瓷业著称的城市,陶瓷的海外贸易使景德镇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城市,而外来宗教建筑则成为其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物质见证。本文对景德镇近代外来宗教建筑的形成过程、空间分布、规模尺度、风格特征展开研究,分析了外来宗教建筑形成的社会机制,揭示了近代外来宗教传播与其经济社会网络之间的深层关联。
2022(163):76-79.
摘要:天王院花园子是北宋洛阳著名的牡丹花市,是《洛阳名园记》中唯一一处、也是北宋时期唯一一处有详实记录的公共园林,具有较高的史学和文化价值。以《洛阳名园记》的记载为基础,挖掘追溯文献典籍,从园林背景、园名解析、园址考辨依次展开,在时代背景下分析天王院花园子的发展历程,对四个可能园址一一辨别,推测天王院花园子可能位于宣教坊,原属安国寺的一部分,专门供奉毗沙门天王,后逐渐发展成培育、生产、展览、销售、游憩、配套居住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牡丹生产基地。
2022(163):80-83.
摘要:对须弥山世界竖向空间结构图形化,结合文献研究确定了“标高由下至上等级逐渐升高”与“顶点具有特殊佛学意义”两方面空间特性。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取例于清代皇家园林里位于具有高差变化的山地中的佛教建筑,从上述新角度对清代皇家园林中山地佛教建筑布局进行再描述,并为之设计意匠增添了佛学语义层面新解释。
2022(163):84-88.
摘要:甘孜县传统藏族民居具有浓重的地域特征,区别于甘孜州其他县域的民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选取甘孜传统藏族民居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传统民居的实地走访、勘察并测绘所得的基础数据,从民居的平面、立面、空间承重体系入手,全面透彻的分析民居的建筑空间特征,并研究民居和人文历史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甘孜藏族民居的全面研究与开发提供基础性数据。
2022(163):89-93.
摘要:始建于1850 年的可园绿绮楼是一座高为10.008 米的两层楼阁,青砖墙体和红砂岩石柱为主要承重结构。现在,部分墙体出现微小的裂缝,部分红砂岩石柱有肉眼明显可见的裂纹。本研究的目的是为实现可园绿绮楼的长久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 本研究根据结构勘测成果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计算,评估结构当前的承载能力,找出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位置,同时针对人群荷载对结构的动力影响展开研究,在安全性和舒适性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找到参观绿绮楼游客的合理数量;研究结果表明古建筑绿绮楼满足安全性、适用性的要求。本研究结果为岭南清代园林古建筑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2022(163):94-97.
摘要:朱启钤是著名的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与实业家,于晚清至民国身居要职,对北京城之建设、营造学社之创办影响深远。本文以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回顾了学界基于朱启钤学术遗产的相关探究之况,并结合中国古建筑领域的热点研究主题,展望基于朱启钤学术遗产的研究之趋,以期先生严谨踏实与深入实际的研究风气继续传承与发扬,并进一步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2022(163):98-103.
摘要:以往针对中国营造学社的研究多集中在华北和中原地区,而对于学社在西南地区八年间所创造的学术价值没有给予足够关注。营造学社在西南的研究分别以昆明和李庄为两个主要据点,本文聚焦学社在云南期间的三年,通过对中国营造学社西迁昆明历程和在滇期间研究工作的梳理,再现全面抗战爆发后三年间营造学社变迁的学术史,归纳其入滇后的研究思路和对云南建筑的特征提炼,由此提出营造学社在滇期间创造的学术史价值以及关注营造学社在西南时期研究的重要性。
2022(163):104-108.
摘要:本文以西藏、蒙古藏传佛教寺院中的转经廊道为例,探讨了 15 至 17 世纪内外蒙古、安多以及西藏地区格鲁派寺院措钦大殿的布局特点。通过解析转经廊设立和后期废除的过程,讨论了格鲁派初入蒙古时其寺院的建筑特点。论述了早期蒙古格鲁派寺院的模仿蓝本不是西藏而是安多河湟地区的非格鲁派寺院,并分析了格鲁派寺院建寺之初背后的宗教以及政治原因。借助建筑形式变化的推演,分析了建筑形式和政治考量之间的联系。
2022(163):109-112.
摘要:朝天宫曾是明代北京最大的道观,也是道教中枢道录司之所在,但不幸毁于明末的一场神秘大火。在朝天宫短暂的历史中,仅留下存于童谣和文献中的只言片语描述。本文通过对这些仅存的史料进行考证,释义出朝天宫的兴建、功能、灾毁等情况,理清了从明初朝天宫到明末玄天观的演变以及在清初为了避讳而改成元天观,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再次更名为玉皇阁至今,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误解予以解析。
2022(163):113-115.
摘要:中国在历史上承担重要建筑修缮的工部虽然历史悠久,但在儒家思想和封建体制之下并未衍生出现代文物保护理论和实践。本文围绕清末西学和政治更迭中所衍生的相关机构设置和法律建设,探索国内早期政府层面主导的文物古迹保护事业发展进程。
2022(163):116-120.
摘要:自然的逻辑以及仰赖这种逻辑构筑而成的亲生物性特征,是诸多经典历史建筑保持生命鲜活的关键。将亲生物性促进环境偏好的理论基础、自然的逻辑与亲生物性建筑设计的关系分析作铺垫,以‘前景与庇护’、‘复杂与秩序’、‘诱惑与神秘’、‘类稀树草原的环境’信息识别为线索,对历史建筑中以自然逻辑为载体的亲生物性理念表达进行探究与寻证,以期为当代亲生物性建筑设计实践及其理论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2022(163):121-124.
摘要:柳墅行宫,是清代天津府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皇家行宫。乾隆三十年始建,至道光二十六年消亡,历经八十一年。本文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如《长芦盐法志》、《天津县新志(民国)》、《津门保甲图》、《乾隆御制诗集》等,对它的基址方位、兴建和消亡历程、以及功能特点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从柳墅行宫的兴亡中探究了其演变后的原因和影响机制,论证了柳墅行宫不仅是帝王巡幸游憩之所,也是清王朝维系当地政局和盐商关系稳定的媒介。园者,起于盛,亡于衰。中国园林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规律或许就在于此。
2022(163):125-128.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