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157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封面
    • 南靖县河坑村土楼群

      2021(157).

      摘要 (1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封底
    • 梅州南口镇侨乡村围龙屋

      2021(157).

      摘要 (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传统建筑设计
    • 补山阙形 塑凌云意# ——文脉传承理念下的南京栖霞山虎山碧云楼设计研究

      2021(157):3-9.

      摘要 (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古代楼阁在城市景观空间中具有标志性作用。它不仅是所处场地之地标建筑,且建筑形态及场所空间更能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山水环境的整体意境。本文以南京栖霞山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契机,针对栖霞山主景区景观现状存在的山阙缺形问题,提出虎山景观格局重塑方案,明确在栖霞山风水环境格局特征下的碧云楼选址;从栖霞山历史文脉传承和新景观意境塑造入手,对碧云楼形态选择、尺度控制、建筑形式进行设计研究,塑造沿江景观带上虎山山巅“有凌云意”的场所精神;探索既延续城市历史景观文脉,又契合城市景观新秩序的山地楼阁建筑设计策略。

    • 时代的叠合# ——绵阳西山公园梅园景观设计

      2021(157):10-13.

      摘要 (1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梅园的景观设计创作中,如何连接新区与旧区,使得西山公园的深厚历史传统和面向未来的现代公园理念在场所中共存,是本次梅园景观设计要思考的关键问题。设计以尊重基地历史为出发点,对原有要素进行重新梳理并强化基地特征,引入新要素划分整理空间。同时,以画入园,虚实相生,营造梅园游于山水间的意境,构建宋亭作为历史与未来的接点,成为园内的精神堡垒。梅园,“新”与“旧”的演绎,多种时代要素的结合,犹如水彩中不同颜色的叠合,绽放产生出新的色光。

    • 中医药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应用 ——以北京北宫森林公园药王谷景区为例

      2021(157):14-18.

      摘要 (3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北京北宫国家森林公园药王谷景区为例,以中医药文化相关内容为核心展开的景观园林设计,集名医文化、中药器皿文化、药用植物、名药文化及名方文化五维于一体的景观设计,集休闲、娱乐、科普多功能为一体,通过实用途径、科教途径以及互动途径将中医药 文化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表达。从布局、分区规划、地形水体设计、游憩小品、参与性设计等方面论述了中医药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表达方式,突出了中医药文化的特征。在多元化的园林景观设计类型中,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流传下来的中医药文化对发展中国特色园林具有重要意义。

    • >传统建筑营造技术
    • 原竹建筑的类型与工艺 #

      2021(157):19-22.

      摘要 (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永泰县嵩口镇垅口祖厝属于典型的闽东大厝,是比较罕见的同一家族在同一地域逐步营建的民居建筑群,具有较为清晰的年代层次。通过现场勘察和实测数据,介绍了垅口祖厝的基本布局和形制,研究垅口祖厝在穿斗梁架、斗栱、装饰木构件等方面的年代差异。该案例对于研究永泰乃至闽东明清木构建筑发展轨迹和形制分期,具有较高的参照价值。

    • 永泰嵩口垅口祖厝木构演变浅析

      2021(157):23-27.

      摘要 (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永泰县嵩口镇垅口祖厝属于典型的闽东大厝,是比较罕见的 同一家族在同一地域逐步营建的民居建筑群,具有较为清晰的年代层 次。通过现场勘察和实测数据,介绍了垅口祖厝的基本布局和形制, 研究垅口祖厝在穿斗梁架、斗栱、装饰木构件等方面的年代差异。该 案例对于研究永泰乃至闽东明清木构建筑发展轨迹和形制分期,具有 较高的参照价值。

    • 江南与云南传统民居榫卯的匠作技艺浅析

      2021(157):23-32.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唐晚期木构佛光寺东大殿部分构件表面留存的加工痕迹进行取样、记录,结合传统匠人的专业知识对加工工具种类、形制及使用特点进行推测。其中有数处锛、斧痕迹与当代工艺有比较大不同,结合工具史相关研究成果及日本流传下来的形制相对古老的锛斧样式,分析当时的工具形制特点。

    • 内蒙古赤峰梵宗寺大殿建筑彩画形式研究#(上)

      2021(157):33-35.

      摘要 (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梵宗寺是内蒙古地区保存较完整的清代藏传佛教召庙建筑, 梵宗寺大雄宝殿建筑彩画受到清代官式彩画、本土文化、地方传统技 艺的影响,呈现出特有的彩画形式,是研究内蒙古地区清代风土建筑 彩画的典型范例。本文通过对梵宗寺大雄宝殿建筑彩画的田野调查、 数据整理、分析,主要以大雄宝殿大木梁、枋、檩彩画为例,从彩画 的构图、纹样、色彩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阐述,同时将其与官式 彩画以及其它地方彩画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出梵宗寺大雄宝殿建筑彩 画形式特征。

    • 清代样式雷建筑烫样的研究回顾与展望#

      2021(157):36-43.

      摘要 (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执掌于清代皇家建筑设计工程的样式雷世家,制作用以皇室呈览的建筑模型称为样式雷建筑烫样。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直观地反映建筑空间,是研究清代皇家建筑设计的重要历史文献。本文简要阐述样式雷烫样的基本情况,通过回顾 20 世纪 30 年代至今的研究历程,总结已有研究中的收获和不足,以此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 >历史·理论·文化
    • 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植物景观研究#

      2021(157):44-48.

      摘要 (3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少数民族植物景观是民族传统聚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各民族地域性和文化性表现的重要载体。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植物景观体现了这些少数民族的原始崇拜、宗教信仰和多元文化融合等文化内涵;其多样性表现在景观类型多样、植物构成丰富和同民族地域差异等方面;同时,这些民族景观植物对乡土环境的优良适应性使其植物景观具有极高的生态应用价值。由于国内对西南民族景观植物资源及其景观设计的研究较薄弱,导致对这些民族特色植物景观缺乏保护和传承;因此,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景观植物资源的整理和景观设计的研究和应用,对民族聚落风貌的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富郑公园布局复原研究#

      2021(157):49-54.

      摘要 (4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富郑公园是北宋宰相富弼退休后在洛阳的宅园,是“洛阳耆英会”首聚的历史事件发生地,是北宋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以《洛阳名园记》为基础,耙梳多种史料文献,考证园林基址环境,推测园景的空间布局,对山水形态、植物、建筑进行分析,进而基于尺寸绘制复原想象平面图、鸟瞰图,力图更详实地明晰富郑公园形象 , 为园林历史及人文历史研究提供具象的空间载体。

    • 闽粤赣毗邻区客家民居调查及文化地理因素探析

      2021(157):55-58转64.

      摘要 (4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客家民系是南迁的北方汉人与南方土著民族融合互动,至南宋初步形成的;其独特的方言、风俗、社会心理以及族群性格,至明、清两代充分发展定型,梅州、赣南、闽西三个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于近年相继设立。本文通过对闽粤赣边际地区客家聚落及传统建筑形态的调查,探寻与起源、分布、区域、空间结构和内在机制规律相关的问题,从人文地理学视角对客家建筑文化特征的形成进行梳理和澄清。

    • >传统建筑园林研究
    • 福建贯木拱廊桥的廊屋平面规制

      2021(157):59-64.

      摘要 (2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贯木拱廊桥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双重遗产,是一种成熟的地域性的建筑类型。其独特的系列构件互承搭构、纵横相贯而形成的桥体“贯木拱”倍受关注,也使得专家学者对于“廊”(即廊屋)的研究较少、甚至被忽略,还有人直接将其名称省略而称为木拱桥。通过对福建省属于文物的 74 座贯木拱廊桥的调研和测绘发现,廊屋在功能和结构上都是必不可少的。对廊屋的平面规制与特征进行研究,将廊屋的柱网布局、平面尺度、入口方式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分类,以找出其规律,尚属此类首次成果。以期对闽浙贯木拱廊桥的全面系统研究、以及该地区地域性建筑的研究提供参考。

    • 明清江南园林中的具身性

      2021(157):65-67.

      摘要 (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具身认知理论研究的启发下,将对古典园林的研究重点放在空间机制与身体媒介的关系上。从山水绘画入手,阐述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山水与人物关系的转变,以及当中具身性的形成特征。以此为基础,对明清时期江南园林中的具身性进行剖析:通过身体感知,园林创造出了“移花接木”的现象真实;通过身体安放,实现游者在失真尺度中的虚拟体验;两者结合,最终以身体模拟的方式,实现叙事与联想下的时空消融之境。

    • 豫西南丹霞禅寺塔林建筑演变研究

      2021(157):68-72.

      摘要 (1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历史悠久的寺院周围多有成群的古塔,它们作为寺内历代高僧的墓塔,因密集如林被称为“塔林”。塔林中的墓塔由于历史发展阶段的差异,展现出不同的时代面貌,是寺院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见证。本文以豫西南地区丹霞禅寺塔林为例,通过实地勘测、资料对照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塔林中墓塔的形制风格、造型装饰、材料技法进行深入探究,研究发现丹霞禅寺塔类建筑在元、明、清不同时期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特征,这种差异的产生受到包含建筑材料和技法、建造工匠以及经济时效性等在内的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 从黏滞阻力型最速降线看古建筑凹曲屋面成因#

      2021(157):73-77.

      摘要 (34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采用变分法进行分析并通过 matlab 数值求解一组非线性积分方程,研究含黏滞阻力的最速降线问题,得出含黏滞阻力的最速降线图像。通过 matlab 将《营造法式》与《工程做法则例》中凹 曲屋面的做法编程并绘制成图,与无阻力的最速降线及优化后含黏滞阻力的最速降线图像进行对比,《法式》与《则例》中的凹曲线对比理论最速降线的曲率相对小,但更接近于存在黏滞阻力的最速降线。同时将无阻力的最速降线及优化后含黏滞阻力的最速降线图像与宋、清建筑实例进行对比,发现优化后含黏滞阻力的最速降线图像与建筑实例吻合度较高。

    • >文化遗产保护
    • 清末民国文物法规与调查名录的再解读# ——从文化景观的视角切入

      2021(157):78-83.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参照当代的文化景观理论,对清末民国中央政府主导的文物法规与地方政府提交的调查名录进行再解读。从文物法规来看,单纯的自然物以及人工和自然物共同构成的物质面貌均受到保护,这种保护在法规中经历了模糊存在到逐渐兴盛再到式微的过程。受到西方话语的影响是如此演变的原因之一。从调查名录来看,它们受到珍视主要是关联人文精神和崇尚名胜观念等原因。基于人文精神认知的自然物,可归为关联性文化景观一类,但其在世界遗产文化景观项目中非常少见,而名胜观念体现出的集结文化景观多子类于一身的独特认知,对文化景观理论也具有启迪意义。

    • 故宫古建筑防雷保护要点分析与实践

      2021(157):84-88.

      摘要 (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故宫防雷保护是“平安故宫”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故宫古建筑雷击史料梳理,分析了古建筑遭受雷击的原因以及防雷保护的现状问题。基于文物古迹保护相关原则,根据现代防雷规范,结合南熏殿防雷项目实践,提出了故宫防雷保护首先应进行现状调查,制定合理规划,然后运用适当的防雷技术实现雷电防护,合理规范的施工措施是保障防雷技术的重要环节,提出应建立精细化管理和维护制度以实现预防性保护。

    • 乡村振兴战略下古村落古建筑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南雄市乌迳镇新田村为例

      2021(157):89-93.

      摘要 (1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兴建了新居,搬离了古村,古村落古建筑基本上闲置,未能发挥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价值,具有1700 多年历史的南雄市乌迳镇新田村也不例外。本文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通过保护古村落古建筑,发展绿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以有效实现村民富裕,乡村振兴。

    • >行业动态
    • 拼技艺 炼匠心! 北京市首届古建筑工技能竞赛决赛举行

      2021(157):95-95.

      摘要 (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