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建筑形制和建筑风格的角度,对广西忻城县莫氏土司和云南建水县纳楼土司的衙署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两地土司衙署的异同,探讨影响衙署形制和风格的因素,对两地土司衙署建筑做出新的判断。
摘要:研究以园林中“围绕借景开展的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园林借景理论的系统梳理和典型案例分析,系统地总结了园林中“借景设计”的目标、对象、原则和主要内容。理清这些基本问题对园林设计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借景设计方法研究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摘要:母宫位于泰山登山中路龙泉峰下,是泰山最古老的建筑群之一。斗母宫肃穆规则的奉祀空间与灵动多变的园林空间相结合,形成了泰山独具特色的道观景观。论文以实地测绘和文献梳理为基础,建立了该道观的立体模型、梳理了其历史沿革,对其环境背景、空间布局和造园特色作了系统分析。阐述了斗母宫与泰山自然山水的完美相融,群落庄重不失灵巧,建筑单体古朴大方、意境深远、文化内涵深厚等特色,突出了其文化审美价值和保护价值。
摘要:宋代可以说是中国园林史上的造园巅峰时刻,并且此时期文臣士大夫地位极高,韩琦作为一位“喜营造”的三朝宰相,在地方为官期间留下了不少的园林作品。相州州署园林是韩琦在其家乡今河南安阳营建的一座衙署园林,该园“景以堂胜,堂以碑胜”,且“雄壮华丽甲于河朔”,作为地方官吏建设园林的典范和衙署园林公共性发展的典型案例。文章结合地方志、宋代文集等资料,对州署植物景观及设计理法进行分析,对于理解韩琦园林贡献和衙署园林的植物景观营建有着实证的意义。
摘要:边角作为空间中必然存在的一部分,对于空间的形成往往意义重大。作为崇州罨画池造园中精心布置的内容,其边角空间与主体空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研究罨画池造园中边角空间的类型和特征,探析边角空间在位置处理和空间营造上的理景手法,以期更好的理解罨画池造园过程中的设计思想。
摘要:翼角起翘和大木举折共同构成了古建筑屋面优美的凹曲弧线,我国古建筑翼角形态多样、辨识度高,具有重要的力学功能及美学价值。本文基于更好地提升当今仿古建筑类项目品质、为其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研究文献史料与案例,运用图表法对我国翼角起翘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得出角翘于秦汉萌芽、唐代兴盛、宋代活用、明清稳定化的整体脉络;分析总结了我国古建筑翼角起翘的南高、北低的地域性特色、制式及成因;以期在当今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更好地传承古建筑的翼角营造智慧。
摘要:众所周知,古城襄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但它在全国132个国家级历史名城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特色与价值,不仅充满着许多传奇的故事,而且保存至今的古城墙及护城河体系,也独具魅力。这里既是汉代光武帝刘秀出世立身,据此发迹建立东汉,中兴汉室的龙兴之地,又是号称“三代下第一人”的蜀相诸葛亮卧龙出山,以著名的《隆中对》开启三国文化的肇始地。不仅如此,尤令人惊叹的是,襄阳古城自古以来就是一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华中军事战略要塞和商贸交通要冲,还是一座雄姿壮丽,风光秀雅,被唐代诗人王维誉为“襄阳好风日”的山水城市。要把这座古城真正保护好,关键是要研究清楚它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特色与价值。这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所在。
摘要:本文以明清北京城东直门、西直门在名号、形制上的特殊之处为问题出发点,试图寻找其存在的直接原因,以及深层次的礼制依据。在梳理明清北京城、元大都城、金中都城、北宋东京城的制度传承关系后,提出了中国古代都城瓮城城门制度中“正直之制”的概念:瓮城城门“中门”为“正门”,是仪式性的城门,“正门”与“偏门”根据形态上的“曲”、“直”来区别等级。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梳理了岭南建筑学派主要学术阵地发展过程的历史脉络,通过纵向研究法、文献分析法与历史比较法,对岭南建筑学派主要学术阵地的嬗变进行研究。
摘要:在 19 世纪末的中西文化碰撞中,“中体西用”成为我国知识阶层对待外来事物的主流观点。作为这一时期兴建的宅邸院落,何园的造园者将近代化的居住建筑融合于传统化的园林空间之中。通过对其建构特点的解读,进一步剖析近代化建筑影响下的中国传统造园观念的实践手法,对于理解传统园林理念与异质文化下的本土建筑思想表达具有独特意义。
摘要:人们只要一看到飞天,便会想到敦煌,而一提起敦煌,便自然会联想到飞天。飞天现在已经幻化为美的化身。传说中飞天能歌善舞,每当佛在讲法时,他们便凌空飞舞,奏乐散花。在印度神话中,飞天是云和水的女神。飞天佛国,是一个五彩缤纷、绚丽多姿、欢乐祥和的乐舞世界。李白在《古风》一诗中就写到: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正是道出了飞天飞动飘逸的舞姿。那么飞天又是历经了怎样的一个演变过程才成为艺术的符号的呢?
摘要:从对相关历史资料的解读和分析来看,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体系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时间,要远远早于以往研究者普遍认为的唐宋时期,并且这种“成熟”与所谓“写意山水园林”的出现并无直接的关系。
摘要:北京明十三陵作为皇家陵墓最高等级的代表与集大成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陵监村作为陵寝制度的组成部分,具有监督、管理、维护的办公职能与生活居住的职能,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及保护与研究价值。由于社会对于陵监村的历史价值认识不充分,加之村落功能变化、城镇化发展较快等情况,使得陵监村的保护状况不容乐观。本文试图从陵监村的空间形态出发,梳理现有的空间布局特征,明晰村落结构与构成要素,明确陵监村的物质遗产价值,分析当下陵监村存在的保护问题。最后,从加强价值挖掘、平衡保护与发展关系、建立区域层面村落保护的角度,对陵监村保护与发展提出建议。
摘要:针对中国传统宅门研究现状综述较少和不够全面的现状,以“门”的相关专著为基础,结合近 11 年甄选的 91 篇传统宅门研究的硕博论文和期刊文章,对传统宅门研究的宏观方向(系统性研究、专项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类,并进一步对系统性研究中“门”的专著和学位论文以及专项研究中的形制、装饰、文化、构造工艺、空间、传承 6 个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剖析,明晰现阶段的研究成果,探究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厘清传统宅门的未来研究方向。
摘要:结合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探析蔚县地区明代歇山建筑具有特色的歇山山面做法,梳理了抹角梁与其他构件的组合做法,分析了单顺梁做法、顺趴梁叠加做法以及顺梁转向做法,探究了踩步檩做法的结构逻辑、支撑体系以及平面位置,进一步认识歇山建筑山面做法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摘要:文章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对河州白塔寺川传统建筑营造口诀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从中可见几何算法、构架尺度、经验技术、禁忌习俗等丰富的内容,为全方位地了解河州白塔寺川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提供了一个特殊而生动的研究视角,对于保护、拯救这一传承千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摘要:“砖”作为建筑材料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砖的发明改善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质量,延长了建筑寿命。目前所见建筑用砖的最早实例是西周建筑遗址,至秦汉时期砖瓦业迎来初步发展,秦始皇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等,青砖被用来砌筑台阶、踏步、拱券以及铺地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日趋成熟的烧制工艺提高了砖瓦的质量和产量,砖也越来越多地作为墙面、地面建筑材料。至隋唐时期,砖瓦技术更加成熟,城墙、塔等越来越多地采用砖进行包砌。明清时期,制砖和用砖大量普及,砖也成为民间建筑广泛使用的建材,其中,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北方宅院建筑,流行条砖砌外墙,方砖墁地等砌筑形式。
摘要:坐落于冀南邯郸涉县的固新村,是清障河孕育,太行山怀抱形成的环境良好的传统聚落。通过对固新村选址、人文背景、村落结构及传统民居建造的分析,探究该聚落在形态布局与乡土营建等方面的规律与经验。
摘要:碉楼作为羌寨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是羌族艰辛生存经历的见证和古羌文化符号,具有较高历史价值。本文通过历史文献查阅,现场调研测绘,对黄泥夯筑布瓦村现存碉楼的分布以及碉楼建筑形制进行研究。归纳总结了布瓦村碉楼遗产的建筑现状与功能特点,并对其维护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这对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红砖体现了闽南地区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也是广泛应用于地面铺装的建筑材料,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随着现代材料和工艺的引入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偏差,闽南传统建筑的地面铺装极易被破坏或替换,进而导致历史信息的缺失和工艺做法的消逝,甚至影响了人居环境的品质。文章通过梳理闽南地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传统村落的典型案例,结合传统做法,从材料、形式、工艺三个方面归纳传统建筑室内砖地面铺装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以期为今后的传统建筑修缮设计、施工和遗产保护提供参考。
摘要:
摘要: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