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24):3-5.
摘要:江南建筑彩画丰富多彩,流传至今且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首推明式彩画。所谓“明式”,是指明代原作或后人在原作基础上修复重绘,以及模仿明代风格和式样的新做彩画。江南明式彩画风格独特,迥异于北方,制作形制自成体系。本文对江南明式彩画的制作工序进行一些分析和总结。
1989(24):5-5.
摘要:大漆质量优良,是人们常用的一种天然油漆。但大漆具有毒性很多人和它接触后皮肤发生丘疹水泡,俗称“漆疮”。患者头、脸、手部发生红肿,身体发烧,严重的还会化浓。目前,对于漆疮已有许多预防和治疗方法,本文逐一进行介绍。
1989(24):6-9转10转11.
摘要:本文以北方地区常见的明、清官式建筑为研究对象,介绍古建筑石作的传统作法,内容包括常用石料种类、挑选方法及常用工具;石料各加工面名称、各种手法;表面的加工要求和石料加工的一般程序;石料搬运、起重及安装方法;台基、门石、槛石、栏杆、台阶、墙体、地面、石券等部分的构造、施工作法、比例关系、细部作法及尺寸、材料的性能和规格等。
1989(24):10-11.
摘要:五彩龙金琢墨和玺是和玺彩画的一种,一般很少见。五彩龙金琢墨和玺除具有一般和玺彩画的特点,如枋心、找头、盒子的龙沥粉、贴金外,它在龙上施各种颜色,然后开染,称之为“五彩龙”,这种工艺做工复杂、精细,用工量大。
1989(24):12-16.
摘要:全盛时期的圆明园规模宏大,风景秀丽,在中国和世界园林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时至今日,圆明园的园林建筑早已不复存在,只有现存的史料表明,原始的植物种类和景观极其丰富和独特。这些史料也为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建立提供了更多的参考资料。
1989(24):17-20.
摘要:道教是我国独有的宗教,从东晋到清朝,其盛衰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生活、习俗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建筑亦然。宫观是道教祀神和作法事的场所,早期形制是一种楼阁式的茅屋,其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细部装饰,即雕刻与绘画。本文详细介绍了江南道教建筑的明珠——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用以对南方道教建筑艺术进行探析。
1989(24):21-26.
摘要:曹雪芹撰写《红楼梦》的时间是乾隆九年至二十四年之间。正是北京园林建设最为兴旺发达的时期。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大观园就是北京园林建设发展的真实写照。从建筑学的角度分析大观园,是由六个具有各自鲜明特色的景区所组成,充分体现了曹雪芹的九大造园思想。
1989(24):32-32.
摘要:龙潭湖公园进水口现名为“龙门”,是全湖之水源,位于湖面之东隅,靠近护城河。河水沿着地下隧道过闸口(龙门)注入湖内。为了使水闸免于外露,采取了勾连搭歇山式的水榭建筑,前为敞厅后为室,前厅供游息赏景之用,后室为水闸电机操作间,恰好达到了一举双收的效用。
1989(24):33-37.
摘要:南海神庙位于广州珠江北岸之上,是四大海神庙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由于寺庙内大部分建筑物因年久失修而损毁,因此,在1984年对其进行了修复。修复方案的制定遵循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 “恢复原状”的修复原则。通过对其遗址现状、梁架体系进行分析,推定南海神庙为明初时期建筑,并确认该大殿木构架是由北方抬梁式结构与南方穿斗式结构相结合的产物。
1989(24):38-42.
摘要:瓦当、汉砖、石刻多用于宫殿、祠堂和墓室建筑上。龙形纹饰的瓦当可上溯到秦代。石刻龙纹则起源于东汉。它们在朝代更迭中也随之不断演变,是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体现,也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1989(24):58-64.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各个部位的尺度、比例、构件大小是定型化、模数化了的。建筑物各部位之间的关系,都有比较固定的比例,形成较为固定的法则,我们把通行于各种建筑的法则称为“通则”。这种通行于一定历史阶段的建筑中的固定法则,决定着该历史阶段的建筑风格特点。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运用通则,同时还要兼顾变通处理,建筑设计有一定的灵活性。提出一套相对固定的,适用于传统园林建筑的通则和权衡制度,对于保持我国传统园林建筑的固有风格,成功地进行建筑创作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清官式建筑通则和权衡为基础,进一步探讨适用于园林建筑的通则和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