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13):8-12.
摘要:唐宋时期,斗栱昂在建筑中的各种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发展。这一时期木构建筑的特征都以其雄奇硕大的斗栱昂部分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故此,研究这一时期木构建筑中的铺作,尤其是外檐铺作;重点研究铺作中各部件;铺作的基本作用;足材高与铺作高的相关关系;对于认识中国古代建筑中斗栱昂体系发生、发展的基本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1986(13):13-17.
摘要:中国琉璃业有悠久的历史,琉璃生产遍及祖国南北,琉璃瓦件和建筑饰物丰富多采,风格各异。本文就我国古代建筑琉璃技术的发展、明清屋面琉璃瓦件的形状与规格、琉璃瓦屋面(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的构造、屋面琉璃工程的操作工艺及琉璃构筑物(影壁、牌楼等)的构造与施工要点作较系统的介绍。
1986(13):18-26.
摘要:《清式大木作操作工艺》一书,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原该书被定义为“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和“研究古代建筑史”的“基本资料”。但本书存在根本性的错误,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三种类型:1.照搬照抄前人的东西,不加消化验证而使错误继续流传;2.对清式建筑的构造做法不了解而造成的概念性或做法上的错误;3.插图质量低,错漏严重。本着对我国古建保护维修事业尽责的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对目前发现的《工艺》一书中的错误,分不同类型各举几例略加分析,以期引起有关方面重视。
1986(13):27-29.
摘要:位于武汉市的黄鹤楼于1981年9月~1985年5月修建,为仿古建筑。从基础到柱、梁、屋面组成的框架结构全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装饰构件除雀替外,斗栱、撑栱、椽子、楼面外围栏杆也是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要使钢筋混凝土结构达到木结构的效果,建筑应以实际放样的模型为依据。黄鹤楼在屋面结构施工时分别研究了对称和非对称翼角放样及制模作法。
1986(13):30-30.
摘要:古代匠师广泛地选用天花装饰题材,创造了很多成功的天花装饰形式。此次介绍其中两种清式天花:沥粉贴金升降龙天花和六字真言天花。本文具体介绍此两种清式天花工艺做法和使用范围。
1986(13):31-34转35.
摘要:岭南历史最久远、地方特色最浓厚的当属悦城龙母祖庙。龙母祖庙座落在西江北岸,庙中所祀奉的是龙母。龙母祖庙虽然所处地势较低,但因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洪措施,故经受住了多次洪水冲淹而不毁。龙母祖庙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尚属完整。龙母祖庙与古越族的文化史息息相关,在岭南文化史及民族史上均有着不可低估的地位。
1986(13):35-40.
摘要:泉州一带历史上经常发生地震。1604年泉州曾发生大地震,地震烈度约为8度。开元寺的镇国塔的顶盖尖石在地震中坠下打坏了下面各层的部分石栏杆。但是,仁寿塔却毫无损坏。因此,本文通过大量计算和实测,分析在公元1604年泉州东北方向海里发生的一次强烈地震而幸存下来的石结构古塔抗震性能,并为以后塔体的维修及加固提供一些有用的数据。
1986(13):41-44.
摘要:通过中山公园愉园垂花门为实例,具体介绍了丈尺作法;大木、装修作法以及瓦作、石作、油漆彩画作用料和做法。同时采用图表形式进行了详细说明。
1986(13):47-48.
摘要:大高殿位于北京西城区景山前街西端,始建于1542年,明万历二十八年曾重修。大高殿为明清两代皇家的道教庙宇,今各殿尚存。大高殿门外原有三座牌坊及两座亭子组成的一组皇家道教仪制性古建,在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时遭重创,后因交通急遽发展,1953年全部拆除。
1986(13):58-61.
摘要:园林木雕以它匀称的造型,洗练的线条,简而美的纹饰,画龙点睛地增添了建筑物的美感。元明以来逐渐盛行寓意性题材的花纹,至清代更加盛行。这类花纹都有吉祥的寓意,一种是用形象来暗喻的,另一种是利用谐音的方法。木雕把生活变成艺术,强调突出美的结构,保留最有特征性的结构,从具体到概括,从写实到写意,是我国劳动人民形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