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区木结构古建筑的梁架形制(一)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南北方各自依据气候及产木的不同,发展出不同的木构架体系,一般而言,北方建筑以抬梁式为主,南方则以穿斗式为主,在盛产林木的山区,还发展出井干式的构架。早在宋代,著名文人曾巩宦游福州,留下名篇《道山亭记》,文中记载:“福州治侯官……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说明在宋代,福州的民居及宫庙等建筑就已经非常繁盛。但目前留存下来的元代之前的木构建筑少之又少,除了华林寺、名山室等早期宋代建筑外,其他的均为穿斗式木构架,因此福州现存的传统建筑可以纳入南方穿斗式木构架体系。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阮章魁.福州地区木结构古建筑的梁架形制(一)[J].古建园林,2012,(114):7-12转1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3-07-03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